饲养鸭子放养的方法介绍
1、放养密度依据放养鸭的巨细,强弱决议放养密度,遵从宜稀不宜密的准则。一般0.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-30只。
2、划定轮放区依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,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。为便于 办理一般每区0.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。果园面积小,养鸭数量少时,能够不分区,但应依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衍状况实施间断放牧。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。
3、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,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。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,前期为育雏期,可圈养和笼养。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,以补充能量的不足。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准则确定补饲量,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,促使鸭自在采食。随着雏鸭的生长,可依据放养鸭啄食杂草、野菜、昆虫决议放养鸭的补饲。以放养为主时期,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,并备足饮用水,满意饮用。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,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训练,逐步进入放养园。
4、加强监管,谨防鼠害放养鸭要谨防山猫、黄鼠狼之类野兽的损害。损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,因而选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用的安全防护措施,不管放养多少只,也不管面积巨细,都要用网围圈,并要固定专人办理。特别是放养幼龄鸭,防鼠害更为重要。
5、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”预防为主,防重于治”的政策。要按照常规防护程序,定时进行疫苗接种,做好防疫灭病工作。
鸭子的食物很广,象现在大的养殖户便是饲料合作新鲜草料,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,小时候养过,挖蚯蚓,摘嫩草,剩饭剩菜也能喂,比鸡还好养
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,因而必须抓好雏鸭的办理。
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。开食前需先“开水”(饮温水),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。开食的饲料宜用五老练的大米饭,将其撒在竹席上,让雏鸭自在啄食,每天喂6~8次。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合作饲料,每天喂4-5次。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。雏鸭开食3天后,需添加动物性蛋白饲料,将小鱼虾、河蚌、螃蟹、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。此外,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,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,供其自在采食。
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—3日龄30度,4-7日龄25度,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。一般的保温方式是,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。但是,当外界气温较低时,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,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。
训练下水鸭子属水禽。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,添加采食量。因而,应在出壳5天后就训练其下水。方法是先下“小水”(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),且温度不能太低,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,每天2次,每次不超过10分钟;以后水深逐步添加,时刻逐步延伸。雏鸭何时下“大水”(河沟、池塘等大水面),需求依据气候和气温状况而定,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,下雨天、气温低时可不下水。下水上岸后,要让雏鸭在无风、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晒干再赶回鸭舍。
预防疾病育雏室、运动场要勤换垫料,加强通风,坚持定时清扫和消毒,保持清洁、干爽。食槽、水槽需常常洗刷和消毒,以削减病原菌生存和繁衍的机会。此外,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,防治疾病。